kaiyun网页版登陆

网站首页 中学 正文

选择善:校园幸福生活的思维方式

2023-12-17 中学 15 ℃ 0 评论
励志吧名校网

  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主席内尔·诺丁思博士,是著名的关怀伦理学家,心系人类幸福是驱动器学术研究的动因之一,其《幸福与教育》对人类终极追求“幸福”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省视,对教育的幸福使命及其实践进行了廓清和探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行动起点。

  对于幸福与苦难的关系,诺丁思认为,幸福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没有痛苦或苦难”。所谓“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没有苦难生活会失去意义”,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念头,用她的话说,如果要问“受难有意义”,“我会坚定地用‘不’来回答他”,“对我们的关怀对象和关怀关系来说,接受这种认为受难包含着某种对人类发展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观念都可能是一种伤害”。所以,要获得幸福,就必须要尽量减缓它、减少它,甚至排除他、消灭它。

  我认为,这种观念。对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能有点理想化。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几乎成为父母和教师的共识,更何况“学习是一项艰辛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

  然而,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变一下我们的观念,变一下我们校园生活的行走方式,用孩子愿意的方式、喜欢的方式、充满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给学生自信、展现其潜能的方式去家与他们呢?为什么非要用一把有些学生达不到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呢?我想大概还是修炼不够、智慧不够吧……

  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精神高尚重要品质之一。雨果曾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地纯洁、仁爱无私是善良,宽容、奉献是善良。人有善良,日子红红火火,生活蓬蓬勃勃;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教师的善良体现在体谅与包容。小学生属于心智和身体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群体,犯错误很正常,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有的让学生的体验是痛苦,有的则循循善诱、以情感感染和道理明示,从中就可以看出教师的差别。

  教师的善良体现在关爱与呵护。对学生,有的民主、平等,有的师道尊严、高高在上,有的关注学生校园一日生活细节并习惯养成教育,有的熟视无睹让学生放任自流。

  教师的善良体现在敬畏与“后怕”上。有的有明晰的教师尊严的追求,对学生安全、学生质量、学生未来幸福高度重视,“不误人子弟”是其基本的从教底线。有的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则混,工作的基标都不能保证。

  教师的幸福与不幸福,主要在于怎么选择面对学生、家长、同行的思维方向与具体的言行。(武汉市硚口区星火小学 郑邹斌)

本文来源:https://lzhi8.com/zhongxue/2212.html

Tags:幸福生活思维方式校园

热门推荐